我對台灣的就業環境不滿很久了,就從我進公關公司開始。

公關公司對於鍛鍊所有基本能力是個很好的地方,我指的基本能力,是指所有的soft skill,包含溝通技巧、談判技巧、多工處理、專案管理等等。但殘酷的是,公關公司所處的行銷產業,是很「操勞」員工的其中一個產業。為了活動,週末必須要上班已經不是新聞了。平常日上班,雖然說上下班時間定了是早上十點到晚上七點,但別傻了,八點下班是幸運,忙到九點十點下班是常態,活動前凌晨三四點走都有,我也曾經早上六點多離開公司,回家洗個澡瞇個十分鐘就得出發去記者會現場準備。有一個活動我實在熬的受不了了,那一整個禮拜總共睡眠時數差不多七小時,活動前一天凌晨五六點回到家,九點必須要到活動現場,我調了鬧鐘完全沒聽到,同事瘋狂打電話給我我也完全睡死,醒來已經是中午十二點了…之後加班只有越來越誇張,某年的台北電玩展,那一個禮拜我工作超過100個小時,每天在辦公室待十六七個小時,週末繼續去展場加班。加班源自於各式各樣客戶臨時提出、隨性提出的要求,身為contractor,我們幾乎只能說「是」然後盡力辦到客戶要的。我們會拒絕的通常是已經問過大小廠商,確定幾乎辦不到才會拒絕。

在公關公司待的兩年,我的心臟原本只是一年可能會心律不整個一兩次,到要離職前,每個禮拜來一次心律不整而且時間越來越久…我有些先天心臟疾病問題的同事就更不用說了…離職後也有聽說有同事早上被同事發現死在辦公桌上。每個人都說要離職,但離職之後不見得都找的到有良心的公司。過去在公關公司我就對台灣企業感到失望了,對老闆而言,員工的健康並不是任何專案的成本,所以可以無限使用,反正新鮮的肝用掉之後還有新的一批會來,大家搶著要工作,所以什麼都願意。

我對行銷有熱誠,但台灣太小了、太淺了,在台灣做的幾乎只是半調子的行銷。一、兩週前收到簡報或確定活動內容,只有一兩週有時間準備執行,這樣的狀況下,網站能做的多好?活動能做的多深?宣傳能做的多久?更不用說客戶年年砍預算,我在英國找工作,把拿到的行銷預算寫在履歷上都覺得丟臉。台灣的行銷幾乎是「有就好」,決定行銷案好與不好也只看一些很淺的數字,比如說page view,事實上背後其實能分析很多數字,但我有個朋友只是試圖在面試時跟某大型國際公司(品牌價值全球前50名)的台灣分公司行銷人員講解Google Analytics可以怎麼幫助評估行銷案成效,對方完全聽的盲然不知且完全不認為這個重要。但該行銷人員認為不重要的東西,事實上英國幾乎每個做行銷的公司都在使用,那在英國被認定為「基本」,不這麼做就無法瞭解行銷案的影響及成效。這也是我在國外求職的其中一個困難點,國外認為是行銷常識的東西,我並沒有從台灣的行銷經驗中學到半分。

 

連專業知識都是這樣比不上國外,就更遑論社會福利!

  大學生起薪(TWD)  年假 
台灣 22,000 7 (工作滿一年後才有) 
韓國 50,000 14
英國 75,000 25 (試用期滿即有)+birthday leave
法國  100,000 25 (試用期滿即有) 

 

台灣公司如此對待台灣人才,在現在越來越向國際化、全球化的時候,國際人才當然會比較不同公司提出的待遇,擇良木而棲。很諷刺的,和我同屆出國唸書的台灣同學們,如果可以的話幾乎都選擇留在英國嘗試找尋工作機會,假如找的到的話。如果不是因為visa issue,相信應該會有更多台灣同學留在英國工作。而在台灣的同事們,每次聚會、每次抱怨台灣工作環境之惡劣,薪水之差、給假之吝嗇,但只是坐著抱怨又有什麼用?改變現狀的機會就在自己手裡,是自己決定要以繼續在台灣工作來為台灣企業剝屑勞工盡一份心力,那麼抱怨又有什麼用。假如有競爭力的話,為什麼不離開這種惡質的環境?

離開台灣之後,在英國唸書、在英國看行銷展覽、在英國找工作,常常是讓我又讚嘆又感嘆。台灣行銷幾乎很難做到這麼深、這麼精。台灣的行銷案總是小的不得了,也幾乎從不深入檢討。單純從敘述式而非從各方面的數字來檢討,那麼只要掰的了、說的通,這種bollock式的檢討就完成了,也很難真的累積什麼經驗。真的是越在這裡找工作,越相信在這裡能學到很多在台灣學不到的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巴小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