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長在一個天主教家族,出生後不久就被奶奶抱去天主教受洗了。但稍微懂事了之後,問修女基督教跟天主教有什麼不一樣,她回答我「基督教不信聖母」。這個淺薄的回答或許是修女見我年紀小(才十歲),可能無法理解而說;也有可能是無法詳說,因為基督教是為了改革天主教才出現的。而這個問題的解答,是到了高中學世界文化史的時候才第一次知道了答案…

通常天主教教堂內堂的十字架上,是有耶穌雕像的,為了紀念耶穌受難而死。除此外也一定會有其他各位聖徒的雕像,包含聖母瑪利亞、聖父約瑟,再大一點的教會就會有各個著名的使徒如保羅跟彼得。總之,天主教教堂內一定不會少的就是聖像,而且很多個。天主教放這麼多雕像,是為了表達追思、勉懷先烈之類的意味,就像校園裡一定會有蔣公銅像一樣。

 

但基督教,就只有十字架,不會有雕像,是因為基督徒認為耶穌已經復活,十字架代表的是基督的救恩,因此不需要放上耶穌受難的塑像,尤其十誡中就明言「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甚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基督徒應該相信的是十字架帶來的救恩,而不是塑像。而基督教的教堂裡也絕對見不到其他任何人形塑像,因為聖經也提到,「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所以自然沒有必要再雕刻任何塑像讓人膜拜,因為耶穌所要做的事已經完成了。

 

 

 

 

為什麼基督教會出現,要從天主教的歷史講起了…

 

在耶穌升天後,餘下的門徒們一面被猶太教和羅馬政府迫害,一面四處傳道。猶太教認為耶穌是異端,羅馬政府認為基督徒不承認羅馬君王是神、影響統治因此迫害。因此在當時只要承認自己是基督徒,幾乎就是慘死的下場,有的被綁上獸皮和餓翻了的野獸關在一起,或者被火燒死,甚至叫你的家人來動之以情叫你不要承認自己是基督徒,都是很常見的迫害手段。所以在教會初期,信徒們的信仰非常非常的堅定,因為是要賭上自己的生命的。而羅馬帝國的君王即使一再迫害,到主後三百多年,竟然基督徒的比例已經高達整個帝國大概15-20%的人口,形成越逼人越多的狀況,因此到君士坦丁在位時,藉由一個事件,君士坦丁立基督教為國教,因此羅馬帝國對基督教的迫害就結束了。而成為國教之後,君士坦丁也把他統轄帝國的那套體制灌進當時的教會。原本的教會是沒有什麼階級之分的,就是每個人有不同職份而已,比如做教會執事的、先知講道的、使徒傳教的等等,但成為國教之後君士坦丁的做法,是把教會從神父、主教、樞機主教、紅衣主教、教宗等一層一層堆疊起來,宛如一個政治體。同時,為了讓原本異教信仰的人能接受這個新國教,異教信仰的儀式還有內容也被融進基督教裡,整個信仰就被稀釋變質,不再如被迫害時那樣的純粹…而且變成國教,當然有加入國教的好處,所以信徒們一時暴增,多數人也不瞭解基督教真正到底是在說什麼,也沒有一個真正基督徒應有的心志了。而隨著後來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帝國中心移往東羅馬帝國,西邊的幾乎羅馬帝國不管了,就只剩當時的羅馬主教撐著,且那時的主教是個有能力的人,阻止了蠻族擄掠,又教化百姓,聲望很高,因此羅馬教廷幾乎成為政治宗教的雙重心,長久之後就成為了羅馬天主教。

而當天主教形成之後,因為一開始主教不是從紅衣主教中選出來的,而是被指派或推任的吧,導致這個職位開始被貴族利用,因為教宗權力很大,所以假如是親近某貴族的話,貴族就可藉機得利。因此在那時候有很多亂七八糟的教宗上任,淫亂私生不停的也不在少數,因為不需信仰堅定,只要背後有勢力就能上任,差不多有點像官商勾結。後來又因為十字軍東征的關係,教廷積欠了大筆債務急需用錢,教廷就開始想盡各種辦法攢錢,其中惡名昭彰的就是贖罪卷。一開始是為了財政的關係當時的教宗說1300為神的禧年,只要那年來羅馬朝拜的人罪就得贖,因此有許多人就相信了跑到羅馬來朝拜,因此教廷賺盡了大把銀子,接下來的教宗就食髓知味的一再利用這個所謂的「禧年」,從五十年一次、二十五年一次、十年一次到五年一次,最後演變為贖罪券,只要買了贖罪券罪就得贖了。但贖罪券是沒有任何聖經根據的,不僅如此更把耶穌所做的完全抹殺,把原本白白的恩典,從只要相信(當然相信是要像初代一樣把生命押上去的相信)就能得到,變成為廉價只要你有錢就能得到。而各個地方的贖罪券販賣權是要地方主教向中央教廷購買,才能在地方上使用的,因此地方主教花了錢買了販售權之後,當然要大加渲染讓民眾基於恐慌心態不停購買,然後中央教廷也因為販售代理權得利,從上到下都因為贖罪券販賣得到了錢滾錢的效益。再加上教宗受到各個貴族國王勢力的影響導致天主教內部充滿了權力和欲望,內部就漸漸的開始有了改革聲浪。

當時的聖經是由拉丁文或希臘文撰寫的,一般人民是看不懂的,因此對於這些贖罪券當然也無力反抗,總之是上面的人怎麼說自己就怎麼信,苦哈哈的把錢奉上希望未來能免於受煉獄火燒。而在馬丁路德之前其實已經有不少天主教內的神職人員興起改革,但在天主教的箝制之下都告失敗,主事的人也被送去天主教的異端裁判所弄死。馬丁路德是教導神學的教授,他早期信奉天主教所教導的,心裡的罪惡和惡念是要靠苦行苦修還有積德來消滅,但他卻發現怎麼做都不可能消滅心裡的邪惡,然後讀到聖經羅馬書的因信稱義時,他才明白稱義靠的不是自己的行為,而是對神的相信。而再仔細研究聖經後,他就發現天主教的行徑如何背離聖經教導,尤其贖罪券更是毫無根據。然後他用拉丁文寫出了《九十五條》質疑教廷所做所為的內容,不完全針對贖罪券,更包含了當時天主教各式各樣的弊端。馬丁路德並沒有想要推翻天主教的念頭,只是希望藉由這些來和教廷對話、改革天主教,讓天主教能再度回歸到聖經而不是人的權威,因此他才用一般人看不懂的拉丁文撰寫。沒想到《九十五條》引起了廣泛的共鳴,當地的主教想壓下馬丁路德提出的問題,而馬丁路德要求的是「依據聖經」的討論,但主教卻"拒絕"依據聖經回答馬丁路德的質疑,因此馬丁路德不願撤下《九十五條》,後來被要求到教廷答辯時,被當時主持的人引導要他回答服不服從教宗的權威和教會的傳統,而教廷則對依據聖經提出的《九十五條》幾乎毫無回應,最終馬丁路德因不願將人的權威高舉超過聖經,回答聖經是信仰的唯一權威,因此被羅馬教廷逐出教會。後來馬丁路德悲憤的瞭解改革天主教無望,而花了幾年的時間將聖經翻譯為一般德文的版本,各地的改革之火也不斷燒起,最終統合稱為新教,也就是基督教。所以什麼信義宗、浸信會、長老會等等基督教的派別,就是在此時因為各地各有不同的神學教父興起改革,每個改革的教派都有自己的名字,因此才讓人認為好像基督教派別很多,但事實上,新教的共同主軸都是「回歸聖經」「以聖經為信仰的唯一依歸」,也因此新教回歸到初代教會那樣很簡單的體制,沒有什麼主教、教皇,而是簡單的就牧者、使徒、教會執事等等,而神職人員的婚姻,也回歸到初代,比如彼德有家室一樣,並不限制神職人員一定要守獨身。而在宗教改革發生後,天主教內部看到各地燒起來的改革聲浪也才意識到必需因應改革需求,調整規範,但人治的影響還是很大。

 

因此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差異點,最主要的核心在於,天主教認同神職人員(尤其是教宗)及傳統的權威,稱之為「聖傳」,聖經也重要,但兩者都一樣要參考而非只看聖經。因為重視傳統,因此天主教徒通常儀式、節慶、聖禮等較多,一般信徒雖然能直接向神禱告,但也不排斥向馬利亞、眾聖徒禱告,雖然天主教教義應該是不允許這點,但太過強調過往聖徒,導致落實時假如信仰教導不清很容易像民間信仰一樣,一間廟裡大大小小的神都可以拜一樣…天主教徒告解也是跟神父告解 (所以電影裡看到一個人跪在小箱子前禱告懺悔的,對,只有天主教這麼做) ,天主教是認為雖然只有神有赦罪的權柄,但神職人員在地上就如同神的代言人,代表神傳達赦罪的訊息,雖然他們赦罪是讓信徒回去唸天主經、聖母經、信經等很類似一般民間宗教那樣唸佛號的方式。同時天主教有獨特的「聖徒」認證系統,各個教區假如有認為一個信徒生前做了許多義行善工、其行為符合義人的要求,就會向中央申請讓該往生信徒成為「聖徒」,中央查證通過後就會加以紀念,也成為眾信徒的榜樣可以效法………天主教也因各地出現各種聖母馬利亞的神蹟,而認證各個區域的聖母瑪莉亞,如法蒂瑪聖母黑面聖母等等,過往的各個使徒如保羅和彼得各有其保守的範圍跟項目,信徒們可以向所屬的使徒禱告(比如彼得未做門徒前是漁夫,因此會特別保守漁夫),並在使徒塑像前點一盞小蠟燭禱求。同時天主教也規範出許多經文,比如天主經、聖母經、聖三光榮經,讓信徒背頌,倡導經文可以贖罪,唸玫瑰經(使用玫瑰念珠,念珠上包含50顆小珠子,每10顆有另一顆大珠,小珠子代表一遍聖母經,大珠子代表聖三光榮經,一天唸一遍玫瑰經可保平安),或信徒告解後神父會告知該項罪要唸多少遍天主經、聖母經、聖三光榮經後罪就得贖。天主教儀式跟中介還有其他聖徒等等實在太多,我並不確定是否因此有減緩和神建立關係的速度或可能性,但並不代表他們偏離基督信仰。天主教的信仰其實和基督信仰主張的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包含人的敗壞,還有因信成義等,只是用詞不同,但中心思想差異不大,只是比較強調人的行為,也花較多重點在講述過往聖徒、紀念聖徒或過去事蹟等。就像除了課本以外還給了很多的參考教材、習題、補習班等等。

而基督教則摒棄人和傳統的權威,完全高舉聖經為唯一的依歸,因此若是真正的基督徒必然會讀經、禱告並在生活中認識神,而不是透過儀式及教條。基督教重視神的話語,也就是聖經,而不會過度重視儀式,因此天主教有七聖禮,基督教只願遵守聖經中耶穌定下的聖禮,即浸禮(洗禮)和聖餐。同時天主教有嬰兒受洗,因為怕嬰兒夭折後下地獄,因此在剛出生沒多久就會抱去受洗,但基督教重新回歸聖經,認為受洗是要人有悔改的心志,一個嬰兒連事情都不懂怎麼能悔改,因此基督教沒有嬰兒洗這種事,但有父母仍希望將孩子獻給神,而有獻禮,但這並非孩子的受洗。但也有一些比較傳統的長老教會,仍舊有嬰兒洗。而基督教認為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死,使得一般信徒只要相信就可以親自和神禱告祈求和神建立關係,基督教的立場是尊重過去的使徒門徒們,因為他們受過的磨難和向神的心志,但他們並不是神,人要禱告和懺悔的對象仍舊是神,因此在教會內部也不特別加裝聖徒雕像紀念,因為不希望誤導信徒以為向聖徒禱告是可行的。但基督教一直以來也受到很多當代流行思潮的影響導致信仰遭受攻擊,包含十九二十世紀推崇理性,因此出現了一個新派神學推翻耶穌降生是神的旨意和安排、不承認預言…而二十一世紀人們心靈空虛追求速效,也造成靈恩派的興起,高舉神秘經驗勝過一切。真正追求神的門徒比例上仍是少的。同時因為當初宗教革命起來的各個教父因為無法與其他教父妥協自己認定的神學概念,導致基督教是各個宗派自己獨立,或許在大方向是一致的,但不免會彼此攻擊(多多少少),比如長老會、信義宗、衛理宗、召會等等各自自成一派,外來者說真的完全不懂差異在哪,發生什麼事…尤其現在各個思潮興起,每個宗派甚至每個教會接受的程度不一,有些完全照單全收、有些以人的想法為主而已經不是以神的想法為主了…各種各樣的奇怪教導都出現了,門徒們必須要自己想辦法…在尋找教會時需要加倍的費功夫…這也是基督徒的問題。就像讀書就只給課本,參考資料就看學生自己看了課本之後自己找資料,但教會提供的就是課本跟講課。

 

其他簡略的不同列在下面,廣義而言,兩者都是基督信仰(Christianity), 都可被稱為基督徒(Christian),只是一般而言新教(基督教)不會強調自己是新教徒,而會直接說自己是基督徒。

 

  天主教
Catholic 
基督教 
Protestant
神職人員  神父及修女,終身不婚以此做為獻禮,但完全依教宗定下的規範為主,若教宗下令神職人員不守貞,則神父等也可婚嫁。另有修士,除獻上一生外,也會守貞做為獻禮,與教廷規範無涉。 牧師(男女皆可),認為婚姻是神所稱許且神聖的大事,因此不認為需守身為神。同時,神職人員良好的婚姻也可為教區會眾做為表率 
聖母瑪莉亞  認為聖母具備了許多美德,並且犧牲了自己的兒子,因此各教堂都會有雕像紀念,同時也有聖母經。但有些信徒也認為她可在神面前為人說話,。因此有一些教徒都會直接對聖母禱告。 人可直接與神接觸、溝通,不需任何媒介,因為耶穌在十字架上完成的工,已使所有信他的人得以稱義、得以親自和神禱告,如同聖經說的,神並沒有賜下任何其他的名號讓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因此基督教不需敬拜任何聖徒,而只要單單信靠神即可。聖母懷胎並不代表聖母具有神性,馬利亞仍是凡人,人可尊敬聖徒,但不是崇拜也不是把聖徒當神。而聖母升天云云在聖經裡更是一點依據都沒有。
儀式 我只記得除了復活節和聖誕節外,還有四旬期…但節日應該是不少…請參考 
受禮時的儀式也不太一樣,印象中神父祝福了再把聖水點在受洗者的頭上就完成受洗
依據聖經教導,簡化剩「浸禮」(受洗時的浸水禮,牧師問你是否願意決志信主,並由神來在你的生命中掌權,願意的話就會將你整個人推到水裡受浸,起來時就是新的人生)及「主餐」(聖餐,每月第一週禮拜時吃餅喝葡萄酒),否認天主教內許多繁複的儀式,在許多的節日中,除了保留復活節及聖诞節外,其餘的都納入主日禮拜內一併紀念
每週聚會  彌撒(misse),主要內容同上面的聯結,節錄三段聖經裡的經文,然後神父講道,接下來念經、行聖餐禮,可能再念經唱詩歌,然後就結束了 崇拜(worship),有大量的詩歌及禱告時間來讚美神,隨後有牧師講道、奉獻等。聖餐是每月一次。
其他生活  也有查經班、青年活動,但整體而言對神父和傳統教義的依賴較大 有團契(fellowship)及查經班(bible study),對基督徒而言最重要的是建立和神的關係,因此研讀神的話語(聖經)及定期的聚會(團契),以及和神的溝通(禱告)是主要的途徑。因此在天主教看重的莊嚴儀式,並不是基督徒的信仰重點。 

想瞭解更多的話,這個聯結講的挺好的可以看看 

 

我有認識另外一個跟我一樣是在天主教家庭長大,但後來變成基督徒的人。基督徒著重人和神的關係、勝於所有儀式經文,因此也比較容易堅定信仰跟經歷神。而天主教過於強調儀式,事事透過神父做中介,反而不利於追求和神的關係…

 

***2017/5/15更新***

在天主教的經歷是我的童年以及成人後我看見身邊親友的情形而寫下來的,或許有謬誤或缺漏之處,想更正資訊的人請直接留言,本文不再後續維護修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巴小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