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問有哪本書影響我最深,我絕對會回答「改變帶來醫治」。這是一本我覺得每個人都需要的書,而且可能需要一輩子的時間去實踐從書裡理解到的系統。

這本書結合心理學與基督信仰(但要先打預防針的是作者援引經文時是很斷章取義的,只能大概知道他想表達的意思,但經文不一定適合),提供人理解與自己、與他人、與神的關係在哪裡出了問題,以致於自己出現了什麼樣的症狀。我從2015年開始讀這本書,到2020年間大概讀了4次,每次讀都有新的理解和體會,會重新看見一些不同的面向。比如當一個人有反覆的低落、憂鬱及憤怒時,可能可以透過這本書瞭解自己的問題發生在哪一段、而一個不傾向表達自己意見的人,可能是在哪個階段發生了問題。

甚至在看完這本書,建立了基本架構以後,很自然的就會理解一些行為問題的病灶是在哪個心理層面,而不是單解決表面行為問題就好。比如情緒勒索就是一個很典型的「狀況」,但要解決的不是這個事件,而是施虐者與受虐者的心理問題。要怎麼解決心理問題,這本書可以提供線索。

 

20933778_10203574140990125_5280127874808296067_o.jpg

 

這本書的結構很規律,作者把人的心裡狀態從最基礎開始,拆解成五個部分,除了「0. 成長三要素」以外,每個單元的說明結構都是

- 解釋這個概念

- 如果這個部分出了問題,會發生什麼狀況

- 我們可以怎麼學習做好這個部分

 

本書提及的五個部分

0. 成長三要素

真理: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所謂的應該要做什麼。比如不應該害人、比如應該要誠實等,我們也都會這樣去要求自己跟彼此。

恩典:雖然我知道這些對錯,但我也愛你,與你做什麼無關。

時間:若人同時活在有真理有恩典的「好時間」底下,時間就會發生效用,把人帶往正向的地方去。書裡提到「壞時間」這個概念我覺得很有意思,是人如果受很重的傷,或者有不願面對的事,會把自己藏在壞時間裡面。壞時間裡,發生任何事都不會對人造成影響,比如即使身邊有接納自己的朋友,也不會使自己覺得被愛。

 

1. 連結

指的是當我們與他人連結,這個連結不是 connection 這種,而是 bond。這個的差別就像,出社會之後朋友之間比較是大家偶爾約出來,分享一下工作上的鳥事,最近在忙什麼,這種我認為比較偏向 connection 或 networking,大家偶爾互通有無。但書裡提到的連結,比較是願意把自己底層的心情、憤怒、甚至是恐懼、羞愧,無論對自己或是對對方的,都能安心說出口的關係。像小孩在外面發生什麼事就會想衝去跟媽媽分享,生媽媽的氣時也會毫不猶豫的就說「我恨妳」而不會擔心媽媽不愛自己,這個才是書裡提到的連結。

 

2. 界線

界定「屬於自己」與「屬於他人」的能力,這是一個與他人分離的必要能力。這裡提到的分離,不是生離死別的分別,而是長出「自我意識」,知道別人有別人的想法或狀況,但那不一定會是自己的,的那種分離,並不會因為自己與別人的不同,而感到有罪惡感或畏懼。在自我的部分有非常多的面向,包含感受、想法、態度、能力、願望、選擇、限制,每個面向都非常的需要發展和瞭解,才有辦法建立出與真的屬於「自己的」部分。

 

3. 分辨善惡

這部分非常精采,是當面對「善」「惡」的態度出現問題時,人會把自己不理想的部分藏起來,以致於常覺得自己不夠好,或常有罪惡感。或者是覺得自己非常好,而因此有自戀、無法接受軟弱等。但其實「善」與「惡」都是我們的一部分,需要一起正視。我們可能說謊、在工作上想把別人往下踩,但同時卻也是愛著孩子、對孩子無私付出的父母。若人是用全善或全惡(這個人說了謊就代表他整個人都是個惡人;這個人扶老太太過馬路,他就是個超級大好人)的眼光在看自己,會把「真實的自我」與「理想的自我」完全拆開,並且把真正的自我趕逐到看不見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的一口道德,但實際做的事完全不是那樣。他說的是他理想中的自己,但那個自己與真實的自己沒有連結,甚至可以他自己都不知道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

同時,誠實的正視並接納「失敗」,會產生比責備更大的功效,也能讓人更積極的面對學習及改變的過程。

 

4. 長大成人

當我們有了連結、有了界限,並且能接受善與惡同時發生,隨著時間,我們會逐漸長大成人。這邊指的長大成人講的並不是肉體上的年齡,而是心理上的。大家一起碰過一些人,雖然四五十歲,但講起話來、處理事情、看這個世界,都讓你覺得像個青少年,甚至像個小孩,那是雖然身體長大,但心靈還沒長大的人。

作者詳細的說明了小孩、青少年以及成人階段的樣貌,還有需要面對的課題,例如小孩階段需要學習規則及界限,而青少年則需要把父母說的規條拋棄掉,轉變為「自己的」觀念,這指的並不是完全的反叛,而是透過一些過程,決定自己要遵循的是什麼,把過去被教導的,濾出自己真正認同的,然後成為自己的價值觀。成人則是能把自己與他人視為「平等」,沒有誰高誰低的問題,而是是理解自己有自己擅長與不擅長的部分,別人也有,因此並沒有誰因此比誰優越的問題,反而是大家都是成人、都是平等的。

 

 

為什麼我說每個人都需要這本書?

在中華文化的環境下,我們從來沒有被教導過要「認識自己」。但當「自我」被抹掉的時候,其實從來不會被抹掉,只是從檯面上轉為地下化而已,因此會產生非常多情緒問題。因此,人都不知道自己在不開心什麼,或是知道自己發的脾氣已經超過應該有的尺度,卻無力阻止自己(其實直接撒氣是真的比較爽,會讓自己緩一下、抒理一下情緒再決定要怎麼發出的人比較不正常)。於是社會又塑造出另一種氛圍,就是「高 EQ = 不會生氣」「情緒管理 = 沒有情緒」,這些都是非常嚴重的誤解,就如同對「自我」的污名化一樣。「自我」與「自由」不是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為什麼生氣、為什麼難過,並且能夠決定自己打算怎麼處理,而不是迫於現狀、或覺得自己被限制不能處理,因此直接選擇不面對。

這是非常抽象的一件事,還沒踏上這條路的人通常都認為「我很瞭解我自己」,也會為自己的情緒尋找許多合理的原因,而且對自己找到的原因深信不疑。這個現象很常見,因為人有思考的盲點,需要被戳開,並且人的恥辱感也會避免看見自己的黑暗,因此會積極的尋找能讓自己覺得舒服的解釋。比如一個正義凜然指責別人的人,用急公好義來形容自己,當但他需要道歉的時候,卻顧左右而言他。他仍舊會用急公好義來形容自己,儘管那無法解釋他為什麼不願意道歉。

 

過去當我不理解這些面向的時候,我常有許多我自己也不懂的行為反應,或者莫名憂鬱。但因為覺得大家看起來都很健康陽光,因此覺得可能只有我這樣,只有我特別慘。因為不知道如何處理,所以雖然有這些狀況,但也就與之共存了十幾二十年。當時剛好教會小組有了這本書的讀書會,因此在小組朋友的陪伴下(包含洗我臉跟戳我),透過這本書,我開始理解到在我身上發生的到底是什麼事,以及我在關係裡發生了什麼事。那是一種很奇妙又詭異的感覺,像是原本散亂的拼圖,自己沒有原圖可以對照,因此已經棄置很久,有一天翻到原圖以後開始拿著拼圖,一片一片的跟相關的事件連在一起,然後才看出為什麼自己過去會有某些反應、某些強烈的情緒,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可貴的過程。改變帶來醫治就是原圖,讓我能仔細的審視自己的狀況。而先前能寫出我和 K 是怎麼在一起,也是讀了這本書以後所引發的連帶效應。

 

但我也碰過一些看完這本書,卻沒有帶來太大改變的人。我觀察思考過後,覺得有幾個可能的原因,

- 其實不懂

這本書裡提到的許多概念,從來沒有在我們的社會裡被提出過,最常被誤解的就是「連結」及「界線」。但,一來、「不懂」也是人常會覺得羞恥的事,所以人不會認為自己不懂;二來、人無法理解自己沒體驗過的事,這是很正常的。因此人傾向會把自己現有的經驗套在這個框架上,但卻沒意識到他所套進來的東西並不是書裡所指涉的。

「連結」常被誤認為一般同事或朋友關係。人多少都會在一些朋友面前坦露自己難過的地方,也會分享情緒,因此會認為那就叫連結。確實那也是一種連結,但這種對象接觸頻率不會太高,也不是會把「隱秘或脆弱的事」交在對方手上的關係,不是書裡所定義的連結。這很難具體描繪或說符合什麼樣的條件就表示擁有這樣的關係,為了避免誤解,因此只能形容那種感覺、就像刺蝟把自己最柔軟、最無法反擊的肚肚坦露在一個人的面前,或是當貓咪背對你躺臥,是因為信任對方,覺得安全。人會跟朋友哭訴,但不代表他會「露肚子」,那代表著坦露曾有的創傷、帶來的恐懼、最底層的痛苦、或是最不為人知的情緒。

「界線」則是在有一定程度的「關係」裡才會碰見或適用的,而不是「所有情境」都可以拿來舉例。最常見的狀況就是會把自己在工作上的情境帶入,而認為自己有界限。但同事關係和好友關係是不同的,人不一定會害怕同事生氣,但人可能會懼怕讓朋友不開心。關係裡會有張力,當自己的意願與自己覺得重要的人(心理學稱為重要他人,表示在親密關係裡的對象,包含家人、閨蜜、情人)的意願起衝突的時候,人能不能說出自己的願望?

這也是情緒勒索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因素,無論是勒索別人或是被別人勒索,都是界線出了問題。一個總是孤立、沒跟周圍任何人建立起深厚關係的人,並不能叫做有界線。相反的,這樣的人可能是沒界限的高危險群,因為難以在關係裡劃出界線、表達意願,因此選擇逃離關係。同樣的,一個總是對周遭的人密切聯絡建立關係的人,也不一定是有界線的。這類型的人可能對關係有種焦慮感,因此會在關係建立後把自己的不開心與焦慮傾倒出來,這也是沒界線。因為他不尊重、甚至不允許別人劃出界限、表達意願,因此一再的掠奪在關係裡的另一方。這就像一個光譜,無論是孤立的那端,或是緊密的那端,都可能是沒界線。拿工作來舉例可能也代表這個人的生活重心都在工作上,而與人的關係並不在這當中。

 

- 無法把書裡的內容連結到自己身上

書裡提出了很多在某些面向的發展出現問題時,會發生的症狀,但多數人看到是無感的,包括我一開始也是如此。最關鍵的原因在於「我們並不認識自己」,我們很少好好的看過自己、觀察自己的行為、找出當中的矛盾。大多數的我們,是渾渾噩噩的看著自己,但瞪大眼睛的緊盯著別人。書裡講的內容我們非常容易聯想到身邊的某些人,但很難、很難、很難想到自己(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這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跟「朋友」一起讀這本書,因為別人可以輕易的戳穿自己的盲點。

另一個與別人一起讀這本書的好處,是因為單憑作者舉的例子或說明,很難讓我們體會他想表達的。但當讀書會裡大家分享自己對這類情況的經歷或體會,可以幫助其他人更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是什麼,甚至在別人的分享裡直接連結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狀況。對這本書所理解的深度,會比自己一個人都還要來的豐富許多。

 

當我讀完四遍以後…

如前面所說,從2015年開始到現在2020年,我已經讀了至少四次,並且在這當中發生一些自我的問題、人際關係的問題,意識到一些狀況,都會再回頭去翻相關的片段。我是以這本書的結構做為理解自己的骨幹,在看待所有一切我發生的問題。有時候我仍舊不理解自己的問題,但值得慶幸的是我開始能感知、說出自己的情緒,也能抓出五六成我情緒的緣由,我因此可以渡過生命裡的低潮,盡量不讓所發生的事在我心上成為無法痊癒的傷口,反而成為成長的力量和養份。

但這本書並不是萬靈丹,理解自己身上發生的事、看見自己曲折的心態,並不代表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相反的,可能帶來更深的絕望,因為問題的成因,可能是一些無法改變的過去造成的。知識並不完全是力量,許多諮商師心理師可能在心理狀態上也是個無力自救的病人,他們只是可以引導人走上「自我覺察」這條路,協助人認識、看見自己的行為而已。

在越認識自己的問題及有限以後,基督徒選擇將這些問題放在禱告裡面,求神幫助我們。神的幫助可以有兩種型式,

一種是直接讓我們卡住的地方消失,比如我嘗試過許多方法要引導自己原諒某個背叛我的朋友,但努力了半年卻始終辦不到,我被困在憤怒及受傷的情緒裡面,最後投降向神禱告。之後幾天,K 再次在某個朋友聚會裡分享我已經聽過五六次以上的經驗,但突然間那段分享竟然對我有了作用,以致我竟然可以原諒對方了,每次想起這件事我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另一種方式則是透過身邊的人幫助我們。身邊的人除了在讀書的時候可以戳穿我們對自己的「誤解」以外,也可以幫助我們產生新的「體驗」。許多人看見自己的困境以後卻無能為力,是因為理智上雖然知道,但會被過去的體驗困住,以致於害怕而動彈不得。新的體驗可以幫助我們洗掉舊的體驗,讓我們真的相信傷害不一定會產生。比如我曾被好朋友撕破臉,以致於我非常害怕讓朋友生氣而會盡可能的討好朋友。儘管我有了新的朋友向我保證她不會因為我說出我真實的感受而斷絕關係,我仍然會感到極度恐懼。直到我一次、又一次、再一次的嘗試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告訴她那些我覺得會讓她不開心的話,而她也如她所說的並沒有斷絕與我的關係,然後我才能開始建立安全感,相信關係不會因為我讓對方生氣了就結束,因此我才能坦承自己的感受,在關係裡彼此調整,建立更健康的關係與自我,這包含當我向對方表達我不同意對方對他自己的看法,對方反彈覺得我傷害他的時候,我能忍住道歉討好的衝動,相信自己所看見和所感受的是真的,而不是順著別人的感受,回頭否定自己。(當然那是因為我在關係裡是很退縮的人,有些人則是過度向外攻擊但合理化自己的攻擊。)

 

但最後,提醒大家「慎選朋友」。並不是所有看似善意的人都是有正向助益的朋友,但這篇文章已經太長,就下次再說吧 :)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享受改變帶來醫治這本書♥

 

arrow
arrow

    巴小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